“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激勵干部群眾勇當新時代的‘拓荒?!??!薄暯?/P>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這首《春天的故事》一經問世,就被大眾傳唱開來,響徹大江南北。
發行新中國第一張股票,敲響中國土地拍賣“第一槌”……在前無古人的事業前,廣東省深圳市從貧窮落后的漁港小鎮,憑借“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最精彩的起筆,最生動的樣板。
作為深圳改革的重要參與者,深圳法院堅持與國家法治建設脈搏相一致、與特區發展需求相適應,著眼促進公正司法,增強司法公信力,為特區建設發展保駕護航。
圖為深圳法院黨員干警代表在前海石前重溫入黨誓詞。資料圖片
先行先試、敢為人先,爭做司法改革“試驗田”
深圳法院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踐行特區精神的成長史。
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展廳,有這樣一組照片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白墻紅瓦、簡易平房、竹棚禮堂。這是20世紀80年代初深圳中院成立之時的真實寫照。
就是這樣簡陋的“竹棚禮堂”,肩負起了艱巨的歷史使命。彼時處于改革開放初期,面對紛至沓來的案件,幾乎每天都要面臨新的難題。找依據?當時的規定沒有涉及。找類案?當時國內沒有一起。怎么辦?今年93歲高齡的深圳中院第一任院長李曼談起當年辦案的經歷,感慨萬千:“作為特區法院,我們拿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膽識,借鑒和運用各法系的有益做法,向國際慣例靠攏,以開創性的工作方法調解各種矛盾糾紛?!?/P>
首次、第一、全新、先行先試……這些詞匯,對于領時代之先,善于充任司法改革創新“試驗田”的深圳法院而言,已是司空見慣。
20世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市場經濟等諸多新生事物在深圳率先出現,傳統法院中簡單的內部業務分工已難以適應社會需求。為了順應改革的時代潮流,深圳法院本著“三個有利于”的原則,推出了一項項富有開創意義的改革新舉措——
1988年,全國第一個經濟糾紛調解中心宣告成立,涉外經濟審判庭和告訴申訴審判庭正式揭牌;
1989年,國內首家房地產審判庭在深圳中院應運而生;
1991年,深圳中院在全國率先實行立、審分開,成立了首家立案處;
1993年,深圳中院組建了全國法院首個破產審判庭……不僅在全國率先成立了6個新型審判機構,深圳法院還以非凡的膽略和緊迫的使命感,成功審理了國內最早出現的一批合作建房糾紛,合資企業承包糾紛,全國第一宗股票、期貨糾紛等新類型案件,為當時的審判工作提供了一個個鮮活的案例。
這是一串串歷史的腳印,記錄著開創者走過的歲月?!吧钲谔貐^法院的工作是開創性的工作?!睍r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任建新在深圳考察時作出如是評價。
伴隨經濟社會逐步進入發展轉型期,深圳法院開啟了以辦案規范化為重點的司法改革,探索推行了包括標準化辦案工程在內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成為新時代最鮮明的主題,深圳法院以體制突破為重點,率先啟動法院人員分類管理改革、司法責任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舉措,繼續為全國法院司法改革破冰開路。
近年來,深圳法院精準發力,安排部署了100項改革任務,其中8項改革被評為“全國法院司法改革示范案例”,入選數量為全國第一。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法院改革開放40周年成就展》叢書中,專門編輯了“深圳法院卷”。
務實高效、敢于創新,引領探索革新“排頭兵”
創新只有第一、沒有第二,這是特區精神應有之義。
創新的基因融入深圳法院血脈,“創”的勁頭一以貫之,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輝,以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激發活力、搶占先機、應對挑戰。
“這下心里踏實了,家人再也不用擔驚受怕陷入債務泥潭了。今后將努力工作掙錢,如期還債?!?月19日中午,拿到深圳中院送達的個人破產重整申請民事裁定書,全國“個人破產”首案當事人梁某松了一口氣。
至此,深圳圓滿審結全國“個人破產”首案。這標志著深圳在探索個人破產領域邁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今年3月1日起,《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開始施行。截至11月底,深圳破產法庭已收到個人破產申請近900件。
“中央賦予深圳開展破產制度改革試點的重任,具體落地點就是深圳中院?!鄙钲谄飘a法庭庭長曹啟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個人破產的實踐中,走好每一步路都是很重要的,我們實際上面對的挑戰不小,每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當看到當事人能夠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努力工作如期還債時,對于法院人而言,這種挑戰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P>
無論是“一石擊水”般的探索,還是墾荒拓野的創新之舉,無一不是深圳法院人詮釋特區精神的生動體現。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后,深圳法院第一時間開展調研,在總結前期創新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形成《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服務保障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行動方案(2020—2022年)》,細化40項重點工作任務。
前不久,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推廣借鑒深圳經濟特區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的通知》,深圳法院促進誠信市場主體“經濟再生”、探索粵港澳大灣區法律規則銜接、率先形成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3條經驗被納入其中。
“充分體現了深圳特色,彰顯了特區法院堅持創新引領,勇立改革潮頭,‘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擔當?!鄙钲谑腥舜蟠砹魏Lm在一次法院的開放日活動中如是評價深圳法院的司法改革。
埋頭苦干、敢于奉獻,勇當司法為民“拓荒?!?/STRONG>
“公正、求實、創新、獻身”,“特區法官精神”熠熠生輝。
“深圳的‘特區法官精神’不僅適用于中國,也適用于國際法院!”這是1990年時任聯合國國際法院院長喬斯·魯達的贊詞。當時,來自俄羅斯、越南、朝鮮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訪問深圳法院后紛紛發出感嘆:“深圳特區的改革,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值得借鑒。特區法院的改革探索令人耳目一新?!?/P>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特區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一個深圳法院人身上。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荊楚大地。一月底,湖北疫情嚴重的地區陸續封城,回恩施老家探親的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法官廖泰琳也被“困”在其中。心系審判職責的她,從當地法院借來法袍,通過移動微法院順利完成34次庭審,結案75件,原計劃開庭的案件都順利完成了庭審,無一改期。
這段抗疫經歷,獲得了全網關注。面對這一切,廖泰琳十分淡然說:“我只是做了一名法官、一名黨員該做的本職工作?!苯衲?月,廖泰琳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全國法院辦案標兵”。
廖泰琳是所有埋頭苦干的深圳法院人的一個縮影。
近5年,深圳法院就有77個集體、248名個人受到省部級以上表彰,涌現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寶安法院,“全國文明單位”南山法院,“全國優秀法院”福田法院,“全國法院先進集體”深圳中院研究室,“廣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深圳知識產權法庭,“全國模范法官”汪洪、李振宇等一批先進典型。在這片經濟特區火熱的大地上,每一位深圳法院人跑出“加速度”,用法治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風帆啟航再馳騁,大海揚波作和聲。
經濟特區獨有的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魄力,激勵著深圳法院人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甘于奉獻的工作常態,爭當司法為民的“拓荒?!?。
在不久前召開的深圳市第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深圳中院院長張應杰鄭重表示:“深圳法院將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奮力開創特區法院工作新局面,為深圳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以優異成績慶祝黨的百年華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