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山市“信訪超市”,群眾坐在等候區了解信訪流程和勞動糾紛相關法律條文。楊興樂 攝
臺山素有“全國第一僑鄉”“內外兩個臺山”之美譽,有160多萬名臺山籍鄉親旅居海外及中國港澳地區。同時,臺山幅員遼闊,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陸地面積。國內、國外、陸地、海洋,獨特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歷史成了臺山的“名片”,也給社會治理增加了難度。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近年,臺山圍繞“僑”和“?!眱蓚€要素做文章,不斷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社會治理路徑。
近日,由江門市委政法委、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江門分社主辦的江門市社會治理觀察團舉行第五期活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業專家等走進臺山市,先后調研了臺山市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中心(信訪超市)、臺山市氣象局“三十合一”防減救應急指揮平臺、大江古典家具商會,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建言獻策。
信訪訴求服務“外送”到家
暖黃的色調、帶軟墊的座椅、自助使用的茶水間……臺山市“信訪超市”建筑面積近900平方米,分為安全檢查區、導引區、等候區、接談區以及綜合服務區,還專門設置了母嬰室、無障礙通道、無障礙洗手間等便民設施。
“聽說這里可以解決問題,就趕緊過來了?!庇^察團調研當天,幾位群眾因為被拖欠工資來到“信訪超市”,希望“找個說法”。在等候區,他們翻閱桌面上的宣傳冊子,了解信訪流程和勞動糾紛相關法律條文。
臺山市信訪局局長蘇偉成介紹,臺山市信訪局與臺山市委政法委、司法局、團市委以及住建、自然資源、人社等信訪突出領域主管部門對接,確定常駐單位,并調動社工、人民調解員、志愿者等力量進駐“信訪超市”,進一步整合全市資源,配齊配強服務力量。來訪群眾可以像在超市購物一樣,按需索驥、對號入座。無論反映什么事項、涉及多少部門,“信訪超市”都統一受理、統一辦理、統一管理,群眾解憂“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在綜合服務區,臺山市“信訪超市”除了配備人民調解工作室、法律服務室、心理咨詢室之外,還根據僑胞多、地域廣、海岸線長等實際情況,單獨設置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涉僑糾紛調處室、土地(海洋)糾紛調處室、巡回法庭(微法庭)、訴訟服務站等,推動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在先、發現在早、化解在小”。
為了全口徑排查化解群眾訴求,提高問題解決效能,臺山市“信訪超市”全面落實巡回接訪工作制度,定期到鎮(街)、村(社區)開展巡回接訪,將訴求服務“外送”到群眾“家門口”。今年11月初,臺山正式在全域推行廣東省群眾信訪訴求矛盾糾紛化解綜合服務應用,313個村(社區)974名平安員可以通過系統上報矛盾糾紛事項,初步建成集矛盾化解、風險研判和應急指揮為一體的工作機制和信息化支撐平臺,實現矛盾糾紛隱患排查化解全覆蓋。
應急指揮平臺“一張網”
“各大水庫的水位、學校的分布和人數、漁船的定位和數量……都在圖上看得一清二楚?!痹谂_山市氣象局,工作人員向觀察團展示“三十合一”防減救應急指揮平臺的數據整合功能。
近兩年,臺山市在“十五合一”防減救應急指揮平臺的基礎上,新增接入科工商務、市場監督、消防救援等15個部門的業務系統,并對平臺功能進行優化拓展,升級建成“三十合一”防減救應急指揮平臺。30個部門的數據匯集起來,實現防災減災救災數據支撐“一張網”、決策輔助“一張圖”、應急協同“一體化”、指揮聯動“一鍵通”。
同時,該系統在沿海111個村委會安裝了基層防減救值班值守終端,推動平臺建設下沉至基層,有效加強防減救大數據整合與指揮協調能力。通過“一鍵通”APP,指揮平臺能夠直接與基層一線工作人員進行通信,實時了解現場情況,有效上傳下達、橫向協同聯動,輔助科學決策。
如今,系統已經搭建起“縣—鎮—村”三級數字化防減救工作體系,具備監測預報、協同會商、信息發布、應急響應、協調指揮、部門協作、軍民聯防、效能督查、人員轉移、搶險救災、總結評估等功能,有效筑牢綜合防減救“第一道防線”,實現平時和戰時工作開展協調、有序、有效、有力。
在防御2020年“5·21”上川島特大暴雨、臺風“鸚鵡”“海高斯”,以及2021年臺風“查帕卡”“獅子山”“圓規”等多次自然災害中,“三十合一”防減救應急指揮平臺發揮出積極作用。依托實時監測功能,綜合防災減災救災指揮中心第一時間了解臺風動向,開展災情分析、科學決策,并實時掌握各鎮街、相關部門防風工作情況,遠程指揮搶險救援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實現自然災害“人員零死亡,財產少損失”。
古典家具商會促進行業治理
上世紀70年代,臺山市大江鎮的古典家具門店、工廠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發展至今,全鎮現有古典家具企業100多家,其中規上企業2家。大江鎮委副書記黃振業回憶:“以前部分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甚至在木頭里注入水泥,影響了大江紅木的名聲?!?/P>
為了規范企業經營,推動古典家具行業集群化發展,2006年大江鎮政府推動成立了大江古典家具商會。通過嚴把市場準入關、嚴控產品質量關等手段,商會有效杜絕了偽劣造假現象,大江紅木家具產業知名度、美譽度日益提升。2008年,大江鎮成為全國首個“中國傳統家具專業鎮”。
“古典家具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工傷、勞資糾紛時有發生?!比缃?,大江古典家具商會在勞資糾紛化解中發揮著“調解員”的作用。木材企業負責人伍護燈說:“發生糾紛時,很多企業都選擇找商會幫忙調解,再加上綜治辦和司法所的力量,盡量把矛盾化解在源頭?!?/P>
隨著古典家具行業發展,大江鎮衍生出了另一個支柱產業——硬木筷子。近日,臺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設立大江筷子行業商標品牌指導站,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商標和知識產權法律顧問服務,規范硬木筷子企業經營,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指導站設立以來,大江鎮硬木筷子行業的消費投訴同比減少90%。
大江古典家具商會會長伍炳亮表示,商會的成立對促進大江紅木家具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期待,商會黨支部成立后,能夠激活社會治理“政治”和“自治”動能,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聲音
江門市人大代表、江門市律師協會常務理事譚社芬:
調解機制要因地制宜
實地調研了臺山市“信訪超市”后,江門市人大代表、江門市律師協會常務理事譚社芬點贊,從色調的選擇到硬件設施的配置,這里處處體現人文關懷。
“調解機制要因地制宜、對癥下藥?!睘榱送七M臺山涉僑、涉海領域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臺山“信訪超市”還設置了專門的糾紛調處室。譚社芬認為這一做法可圈可點:“僑胞和漁民可以在這里享受到更專業、更精準的服務,及時高效地解決矛盾糾紛?!?/P>
譚社芬認為,大江古典家具商會的設立是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推動當地優勢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昂贤m紛、勞資糾紛、知識產權糾紛等都是紅木企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彼ㄗh,商會可以加強對企業的普法宣傳,以法治護航古典家具行業高質量發展。
江門市政協委員、臺山市端芬鎮委副書記黃麗新:
“城市大腦”可加速延伸
“配齊了硬件,軟件也要跟得上?!苯T市政協委員、臺山市端芬鎮委副書記黃麗新認為,對比過去的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中心,臺山市“信訪超市”在布局設計上有了很大變化。在此基礎上,接訪隊伍要配強律師、社工等專業人員,給來訪群眾更好的體驗和服務。
了解到“三十合一”防減救應急指揮平臺的功能,黃麗新表示,能夠打破不同部門的數據壁壘,實現數據支撐“一張網”、決策輔助“一張圖”,實現“小切口大變化”,大大提升了臺山的應急救援能力。
她提出,平臺可以加速從應急管理向社會綜合治理領域延伸,在社會協同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為架設覆蓋全域的“城市大腦”提供堅實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