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兒子在入住的酒店墜樓身亡,陳某夫婦來到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云城街綜治中心求助,要求酒店賠償10萬元。為了讓遠在湛江的當事人免于長途奔波,由街綜治辦、派出所、司法所等多部門組成的調解小組,通過“白云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組織陳某夫婦與酒店方進行視頻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后,受邀一同參與調解的區人民法院線上即對調解結果出具法律文書。
據了解,近年來,白云區委政法委以創建“楓橋式”鎮街為抓手,強化鎮街、村居調解委員會作用,探索運行“白云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借此打造跨時空、跨地域的全新解紛模式,并同步建立區、職能部門、鎮街、村居4級協調聯動和N個調解組織共同參與的“4+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實現“線下一站式、線上一碼通、聯動一體化”的多元化解路徑,形成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白云路徑”。
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調解
近日,應某因工資被拖欠,到白云區法院反映訴求。該院將案件通過訴前委派方式轉給調解員調解。調解員通過多元化解平臺,以線上視頻調解和線上司法確認方式,成功化解該起糾紛。據悉,這是該平臺首次實現在線簽字確認功能。
2020年1月,白云區委政法委開始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建設運行,通過將優質解紛資源匯聚“云端”,讓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在線咨詢、遠程調解、線上轉訴,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
該平臺通過一鍵整合、一鍵分流、一鍵提示及推演、搶單、送達、轉訴、預警、考核等“十大功能”,實現轄區矛盾糾紛統一調度、自動分流及線上司法確認,申請人通過微信小程序即可登記上報矛盾糾紛案件。
白云區委政法委副書記王曉立介紹,為真正發揮該平臺功能,區委政法委在全區構建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三級響應機制。對于簡單案件,平臺可實現自動調度配置,對于復雜案件,可扁平化快速調度至歸口調解單位,提高調解效率。
“通過自建的‘法律知識圖譜’和‘法律大數據庫’,平臺可自動識別出與本案相關的事實經過、糾紛要點、協議內容等,為調解員提供有價值的調解思路?!蓖鯐粤⒄f,平臺在實現法院在線出具法律文書的同時,針對無法調解的糾紛,還能將案件自動流轉至訴訟環節,調解材料自動轉入法院審判業務系統。
2020年12月,“白云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入選“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治理優秀創新案例”。目前,平臺已在全區24個鎮街和14個區直部門推廣運用。截至今年12月,累計申請調解矛盾糾紛8600件,調解成功3147件,線上轉訴4598件,在線司法確認508件。
多元主體參與糾紛調解
今年10月,金沙街某中學發生一起校園暴力糾紛,一名學生背部受傷。經校方協調,雙方家長對賠償方案始終未能達成一致。
平臺調解員通過了解兩名涉事學生的詳細情況并與家長進行深入交流,分析雙方認知上的差異,對雙方家長進行釋法說理,最終雙方認可了調解方案。
事后,轄區金沙司法所、悅歡心理服務調解工作室與村居法律顧問還先后走進校園,開展“法律+心理”普法宣傳活動,進一步從源頭預防化解校園矛盾糾紛。
在多元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建設中,白云區將隊伍建設視為其中最重要的一環:2021年以來,全區24名鎮街政法委員和402名村居黨組織書記擔任調委會主任,208名村居法律顧問任調委會副主任,吸收15名“五老”人員加入調解員隊伍;建立涵蓋醫療衛生、婚姻家庭、物業管理、交通事故、商會等9個行專業調解組織和物流園、服裝城等35個企事業調委會,設立區法院訴前人民調解委員會、新市街平安促進會調解委員會、金沙街悅歡心理服務調解工作室等調解組織……
實踐中,白云區還動員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及群防群治力量等多元主體參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吸納“兩新”組織(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和志愿者隊伍共同排查糾紛。目前,全區組建各類調解組織531個,專(兼)職調解員1829名,網格員3116名,群防共治隊伍1.72萬名,構建起“調解+黨建”“調解+綜治”“調解+律師”的多元解紛組織架構。
打造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
“去年以來,我們不斷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領域改革,強化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和普法宣傳,積極協調解決矛盾糾紛當事人反映的合理訴求?!蓖鯐粤⒄f。
白云區依托豐富的律師資源,全力打造區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提供24小時自助公共法律服務,滿足群眾多元化法律服務需求;建立永平、江高兩個全市十大網紅公法站,建立7個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35個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新增駐區婦聯、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法援站,深入推動律師駐點和村居法律顧問提供法律咨詢、調解、法律文書審查、法治宣傳等“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實現區、鎮街、村居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已覆蓋全區。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僅村居法律顧問就為全區提供法律咨詢6665人次,開展法治宣傳1724場次,參與人民調解279宗(次)。
“一個完整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還要包括群眾知法、懂法?!蓖鯐粤⒏嬖V記者,2020年以來,白云區在線上開展了“云山珠水‘典’亮白云”民法典系列普法直播,觀看人數逾150萬;在線下組織區內政法單位和律師事務所的20個黨組織到鎮街開展專題宣講,累計開展民法典主題宣傳活動302場次。
此外,該區還通過打造省級法治文化主題公園、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黨員出租車隊流動宣傳等線下法治宣傳陣地,引進全省首個國際商貿商事調解中心、“一帶一路”律師聯盟廣州中心等重要法律服務機構,進一步打造國際商事多元化爭端解決機制。
(法治網)